城市綠化樹木之合歡樹的綠化應用
合歡,又名絨花樹,夜合歡,屬于落葉喬木,夏季開花,頭狀花序,合瓣花冠,雄蕊多條,淡紅色。莢果條形,扁平,不裂。主產于我國中部。喜光,喜溫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輕度鹽堿,對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合歡可用作園景樹、行道樹、風景區造景樹、濱水綠化樹、工廠綠化樹和生態保護樹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合歡喜光,耐干旱,對氯化氫、二氧化氮的抗性強。在我國黃河、長江和珠江流域的省(區)用于環境綠化、美化的較多。合歡前期生長速度快,樹冠開闊,如亭似蓋,纖葉似羽,晝開夜合,紅、粉紅色的花序夏天開放,花期較長,美麗動人,是少見的夏季觀花的喬木觀賞型樹種。適合庭園綠化、美化和行道樹的栽培,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在近三年內合歡大苗,特別是胸徑10厘米以上的苗子價格仍然是上漲趨勢。隨著人們對這個苗子的重視,會有越來越多的苗農跟風種植,估計胸徑3厘米以下的小苗可能會出現下跌,而3-6厘米的苗子價格會保持平穩,或穩中有升。合歡苗子雖然緊俏,但苗農們要保持理性,頭腦要清醒,人們之所以看中合歡,主要原因是合歡為夏季開花的喬木品種,而近年來,同為夏季觀花喬木的欒樹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價格也是越來越高,其存圃量遠多于合歡,抗性和觀賞性也都優于合歡,如果苗農一味惜售,就會影響合歡的銷售,工程方會修改設計,更換欒樹或者其他樹種。
合歡樹的栽培種植技術:
根據近年來的工作經驗,可將1年生苗移植后不截干,培養1年,讓根系充分生長,翌年再行截干,第2年秋后干高可達3m以上,達到行道樹定干要求,且樹干通直。此法簡單易行、省工。4年生苗即可定植,定植應選擇平地及緩坡地,于早春萌動前進行裸根栽植,栽植穴內以堆肥作底肥,對新定植的小苗,每年落葉后要作定冠修剪,連續修剪3~4年由于合歡根系淺,故栽植時不要過深,干旱季節要適時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可有效防止病害產生。由于合歡主干纖細,移栽時應小心細致,注意保護根系;必要時對大苗進行拉繩扶植,以防被風吹倒或歪斜。定植后要增加澆水次數,且每次要澆透。秋末施足基肥,以利根系生長和下年花葉繁茂。為滿足園林藝術的要求,每年冬末需剪去細弱枝、病蟲枝,并對側枝適當修剪調整,以保證主干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