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發現植物新記錄種12種
字號:T|T
2017-02-09 09:57:30文章來源:網絡責任編輯:清馨園林點擊:
調查建立深圳市野生植物資源數據庫
據市城管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調查于2013年底委托中山大學啟動,調查區域以深圳市域內山體為主,覆蓋全市有重要生態地位的自然保護區,如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鵬半島市級自然保護區、田頭山自然保護區、鐵崗-石巖濕地自然保護區;郊野森林公園,如塘朗山郊野公園、馬巒山郊野公園、羊臺山森林公園、三洲田森林公園;市政公園,如蓮花山、筆架山公園;其他還有梧桐山風景區、大鵬半島地質公園等。
此次重點調查了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4種,對田頭山黑桫欏、塘朗山仙湖蘇鐵等12個重點群落進行了分析,完成了深圳市重要野生植物DNA條形碼的研制,建立了深圳市珍稀瀕危保護植物信息管理系統,基本摸清了全市野生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資源的家底。
全市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2種
調查結果顯示,共發現廣東省新記錄種2種,分別為灰巖粗毛藤、黃唇線柱蘭;深圳新記錄屬3屬(每屬各發現1種),分別為:南山藤屬(南山藤)、地寶蘭屬(地寶蘭)和叉柱蘭屬(德基叉柱蘭);深圳新記錄種7種,分別為紫丹、隔山香、異色線柱苣苔、崖柿、寬葉十萬錯、南方堿蓬和小草海桐。
在深圳市域內共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2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種,即仙湖蘇鐵;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1種,分別為桫欏、黑桫欏、大葉黑桫欏、小黑桫欏、粗齒桫欏、蘇鐵蕨、水蕨、金毛狗、珊瑚菜、土沉香、樟。
根據《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Ⅱ,深圳共有6科48屬93種野生植物被收錄。附錄Ⅰ收錄1種,即紫紋兜蘭;附錄Ⅱ收錄92種,包括蕨類植物6種,如蘇鐵蕨、中華雙扇蕨等,被子植物86種,如土沉香和所有蘭科植物。
深圳地區野生植物被《IUCN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為極危(CR)3種、瀕危(EN)2種、易危(VU)5種、近危(NT)4種。被《中國植物紅皮書》收錄的有12科14種。
根據野生植物的分布情況得知,深圳東部地區保存著較豐富的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西部則較少。在具體分布點上,以梧桐山、大鵬半島、三洲田等為代表,次之為馬巒山、羊臺山、內伶仃島、塘朗山等。
珍稀瀕危植物群落大部分保存較好
調查組通過對物種詳細記錄和分析研究發現,除個別種群外,深圳市野生珍稀瀕危植物群落大部分保存比較好,但群落本身的生長及繁殖情況卻不盡樂觀。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調查顯示,有的植物本身存在生殖障礙,部分種子或孢子轉化為幼苗的轉化率低;還有部分種群雌雄性比失調,導致種群規模難以擴大。在外部環境中,部分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只適合生存在特殊的生境中,一旦由于人為或自然原因使得原生境發生改變,通常造成生境敏感性物種滅絕;還有部分植物的種子由于遭受鳥類、鼠類或其他動物的搬食,自然更新困難;東部山地是蘇鐵蕨、黑桫欏的主要分布地區之一,山體滑坡對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種群的演替造成一定影響。
人為因素也是一大威脅。部分珍稀瀕危保護野生植物因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盜伐現象時有發生。如土沉香曾廣泛分布于深圳各山地,因成年植株大部分遭受盜伐,目前僅見一些幼苗、幼樹零星散布。又如,因本世紀初曾經出現大量采挖蘭花現象,導致部分地區蘭科植物已消失殆盡。此外,高度城市化導致生境的破壞和萎縮,果園、旅游區、密集的道路系統等成為了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的又一重大威脅。人為有意或無意引進的外來入侵植物如薇甘菊等,會給植被帶來嚴重破壞。
以上是北京園林綠化公司為大家介紹的,有關新近發現植物新記錄種12種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如果還有什么想要咨詢的,可以在線咨詢我們,或是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010-62858902進行咨詢,北京園林綠化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鎮北辛莊路雙新辦公區3號樓。
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北京五環清馨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