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植物景觀設計四大原則
1科學性原則
地被植物配置設計中,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在選擇地被植物之前,需了解種植地的立地條件、所用地被植物的特性以及種植地周邊的群落關系。然后,根據選用的地被植物的生態習性、生長速度與長成后可達到的覆蓋面積與喬、灌、草合理搭配,使各種生物各得其所,彼此之間構成和諧、穩定、能長期共存的植物群落。
2功能性原則
園林綠地按其功能可分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居住區綠地、道路綠地、風景游覽綠地、防護綠地及工廠、醫院等專用綠地,不同類型的園林綠地應根據其功能選擇不同的地被植物。如在兒童公園,營造的景觀效果要與兒童活潑的天性相一致,所以在兒童公園的種植設計中,一般選擇植株低矮、無毒無刺、色彩鮮艷的地被植物。
3地域性原則
生物多樣性是城市生態園林構建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它是以豐富的植物材料,模擬構建再現自然植物群落,而作為園林底色的鄉土地被植物必不可少。由于鄉土地被植物具有相當大的適應性,引種便利,生存能力相對穩定,耐粗放管理,可降低水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消耗以及因施用化學除草劑、化肥造成的土壤及空氣污染,有利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而鄉土地被植物鮮明的地域特色與本土風情,更能營造特定城市的植物生態群落,以彰顯城市的個性魅力與地域文化特色。
4藝術性原則
園林是一門藝術學科,地被植物的應用遵循園林藝術的原則與規律,利用地被植物不同葉色、花色、花期、葉形等搭配成高低錯落、色彩豐富的花境,與周圍環境和其他植物協調地銜接起來,達到變化中有統一的效果,以體現不同的園林風格與特色。其中包括高矮搭配適當原則、色彩協調一致原則、質感均衡原則及植物季相性原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