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應用示例分析
1漢水公園
漢水公園原是一片垃圾場,后經改造成現代的漢水公園。漢水公園內的水景點實質上是人工在垃圾場上挖掘的人工塘,開始時塘內水體發黑發臭,后經治理現已成為一景觀優美的水景。在此水景中,我們應用了多種水生植物,首先應用的是荷花、蘆葦、香蒲、水菖蒲、睡蓮、黃花鳶尾、蒲葦等植物,這樣大量吸收水體中的氮、磷元素,使水體COD、BOD5大大下降,達到了Ⅲ類水質標準,在此基礎上放養了魚類,使水體生物鏈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也使水體生態系統趨于平衡。漢水公園的特點是水生植物配置合理生態優先,物種多樣,景觀小巧,是人工生態型觀賞點。
2解放公園
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注意群落的生態作用和層次結構及地質性狀,能充分體現和突出人工濕地的景觀與作用,是景觀與環保結合的典范。在水生植物的上應用選擇了水生美人蕉、再力花、梭魚草、黃花鳶尾、花葉蘆竹、千屈菜、等既有觀賞性又有凈化水質功能的植物。在應用手法上結合水體的實際情況和地理條件采取了片植、叢植和高矮品種結合的方法,突出了植株的觀賞形態和層次,豐富了水景的觀賞元素。應用水生植物30種,數量30萬株。
3金銀湖公園
金銀湖公園原有大量的自然水系,但植物種類偏少,缺少觀賞色彩和層次。結合實際情況和地形地貌,我們在金銀湖選用了高大色彩豐富的植物,增加觀賞色彩和層次,選用的植物有荷花、花葉蘆竹、水蔥、蒲葦、傘草、再力花、睡蓮、千屈菜等。是自然生態觀賞型景點。
應用水生植物20種,數量10萬株。
三大水景試點對比
1配置的水生濕地植物種類對比
解放公園水景點:水生美人蕉、千屈菜、花葉蘆竹、香蒲、梭魚草、黃花鳶尾、睡、蓮、再力花、荇菜、菹草、金心鳶尾、輪藻等。
漢水公園水景點:蘆葦、水蔥、荷花、睡蓮、黃花鳶尾、水菖蒲、菹草、荇菜等。放養了鯽、鰱等魚種。
金銀湖公園水景點:水生美人蕉、睡蓮、黃花鳶尾、荇菜、傘草、花葉蘆竹、香蒲、荷花、水蔥、芡實、王蓮、水菖蒲、再力花、千屈菜、苦草、菹草等。放養了鯽、鰱、鳙等魚種。
2水生濕地植物群叢生態位配置和合理對比
解放公園水景點:挺水、濕生、浮水、沉水位。各生態位都配置了適宜的植物種類。大湖配置了大量的沉水植物,小湖也配置適量的沉水植物,以保持水質的良好。
3優勢植物品種及生態作用
解放公園水景點:優勢種為再力花、香蒲和菹草。維持水質良好。
漢水公園水景點:優勢種為荷花和菹草。提供食源和維持水質。
金銀湖公園水景點:優勢種為香蒲、菹草和荷花。為魚類提供棲息產卵之地并凈化水質。
4水體形式及環境特點
解放公園水景點:人工湖泊,有水渠相聯,形成環形水系并有人工濕地床進行水處理。漢水公園水景點:有人工島嶼和潭。水底環境多樣,為多種水生動物提供了生存基礎,也增加了景觀元素。
金銀湖公園水景點:以天然水系為主。水面寬闊,駁岸形式多樣,景觀野趣自然。
5水質及環境特點
解放公園水景點:水質良好。景觀優美,寓游樂于科技之中。
漢水公園水景點:景點小巧玲瓏,景觀元素豐富。水質良好。
金銀湖公園水景點:景觀野趣自然,水質良好,物產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