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園林美學思想
字號:T|T
2016-08-22 16:10:00文章來源:網絡責任編輯:夏天點擊:
從明中葉至清初,隨著資本主義因素的發展,市民力量的勃興,沖決了以往禮法的堤防,形成了一股浪漫主義文藝的洪流,大江南北的私家園林蓬勃興起,名園輩土,是我國江南園林蔚然成風、碩果累累的黃金時代。北方的帝王宮苑除發揮著皇家的物質優勢,又嘬吮著江南私家園林藝術的乳汁,開始興起一個皇家造園的高潮。
“繪畫乃造園之母”。此時期私家園林受到文人畫的直接影響,更重詩話情趣,意境創造,貴于含蓄蘊藉,其審美多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調。此時期的園林代表作品可推無錫寄暢園、蘇州拙政園、揚州影園,其審美特點是“接近自然”。園景的主體是自然風光,亭臺參差、廊房婉轉作為陪襯,這里寄托園主人淡漠厭世、超脫凡俗的思想,在物質環境中寓藏著豐富的精神世界,蒼涼廓落、古樸清曠是其美的特征。
無錫寄暢園主體是自然風光,其妙在“利用地形,巧于結合外因,冶內外于一爐,納千里于咫尺”。借景使景觀達到近水遠山雖非我有而若為我備的境地。從文徽明所著《王氏拙政園記》可以看出拙政園是從“逍遙自得,享閑居之樂”出發,淡泊自然,故信步園內,眼前山林深郁,池水連綿,“滉漾渺彌,望若湖泊”,仿佛置身于縱橫淋漓的山水畫卷之中,令人心曠神怡。《園冶》著者計成所興造的影園,更是匠心獨運。首先巧于因借,不僅北借蜀崗,還將江南諸山“奔來眼底”;然園內山水能融匯于大自然之中,園內土丘作為遠山的余脈經營,并引水從山中滲流而出,混假于真,真假難分,可稱山水規劃之“珍品”。這種曠達與超逸的園林審美觀從明中葉一直延續到清初,至乾隆時,園林美學思想起了巨人的變化。由于清初大興文字獄的結果,文人按照官方的文化標準多醉心于八股制藝,結果明代富有浪漫氣息的文藝思想被窒息了,園林藝術創作形成了形式嚴謹、技術性強的一套程式。特別是在皇家園林藝術創作中,更表現了一種統一的風格,一種共有的審美傾向,如:大內御苑、離宮御苑、行宮御苑等。江南私家園林藝術也有著共同的藝術傾向:講究形式美、技術巧,由順應自然而發展為美化自然,強調人對自然環境的改造,追求外在的物質創造。其代表作為揚州園林,集中體現在瘦西湖,可稱得上私家園林的總匯。
清代乾隆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最后繁榮時期,號稱“乾隆盛世”,此段時期集中興建的一大批優秀的皇家園林與江南私家園林,成為我國園林發展史上并駕齊驅的高峰,可以認為是整個封建社會園林創作的總結。它們全面體現了傳統園林的美學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審美心理的結晶,在從古至今的世界園林舞臺上,是令觀眾傾倒的最精彩的角色之一,故研究乾隆盛世園林美學思想的意義,恐怕不會是狹隘的。
以上便是北京園林綠化公司為大家介紹的,有關明清園林美學思,如果您還有其他相關的問題想要咨詢,可以在線咨詢,或者撥打熱線電話:010-62858902進行咨詢,北京園林綠化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鎮北辛莊路雙新辦公區3號樓。
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北京五環清馨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