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型園林的體現:節地、節土、節水、節能、節材、節力
目前,節約型園林的研究和采取的技術措施,主要體現在節地、節土、節水、節能、節材、節力等幾個方面。
節地型園林
隨著城市土地資源的日益緊缺和用地矛盾的日益加劇,建設節地型園林作為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能夠在緩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氣候環境,節約資源與能源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必將成為我國園林綠化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為此,應大力提倡屋頂花園、墻面綠化、垂直綠化、立體綠化等節地型園林形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做到科學規劃、合理使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資源最大程度的發揮園林的生態功能和環境效益。
節土型園林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所需要的回填土和種植土,大多來自于山地和農田,大量的園林土方工程勢必對山區和農村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威脅。那些從視覺效果出發而堆砌的高大土丘,因植物生長困難而需要大量的人工灌溉來維持,不僅帶來高昂的園林綠化建設成本與養護費用,而且造成水土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節土型園林建設應從有利于植物生長、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的設計要求出發,盡量節約利用寶貴的土壤資源,以利于緩解園林綠化與農林業生產之間的矛盾。園林綠化節約土壤資源的具體措施,一是保持場地原有的地貌特征,盡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二要避免進行大規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場地原有的表土作為種植土進行回填。
節能型園林
近年來,由于大型城市廣場、音樂噴泉和景觀大道等城市形象工程的盛行,造成全國各地在園林綠化建設和運營中的電能的消耗量不斷增加,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更加尖銳。更有甚者,花哨的夜景照明不是用來突出園林中的景物,而是追求造型奇特的燈具裝飾效果,或者追求亮如白晝的夜景效果。這不僅失去了照明設計的本意和含蓄優美的夜景效果,而且造成經濟和能源的巨大浪費。因此,園林綠化建設中能源消耗問題也應引起我們的關注,并亟待出臺有關城市和園林綠化夜景照明方面的設計規范。
綠化作為節約型園林的重要內容之一,應提倡并鼓勵因地制宜,利用當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風能、太陽能、水力等,實現安全清潔的園林綠化建設養護和日常管理。尤其是那些遠離城市的郊野公園或高速公路綠化,利用太陽能、風能、水力等能源解決照明、灌溉問題,還能節約大量的管網建設投資。另外,利用反光和熒光材料制作的園林小品、指示牌等,既有利于營造節能型園林綠化,還能夠產生獨特有趣的園林景觀。
節水型園林
節水技術措施主要體現在廣泛提倡使用集水技術,推廣采用地面透氣透水性鋪裝。從提高滲水率的角度考慮,應盡量減少鋪裝面積、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噴、滴灌等節水設施。建設節水型園林應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總量,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另一方面要減少水資源的消耗。不僅要在水的運輸、灌溉等方面減少損失,如利用地膜覆蓋減少水分蒸發、利用土工布減少水分滲透等,而且要選用耐干旱的植物種類,并將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如微噴、滴灌,在樹木根部盤繞穿孔輸水軟管等,這些技術措施花錢不多,不僅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而且為植物的生長創造了更加適宜的環境。
節力型園林
最后,節約型園林應以便于養護管理作為衡量的標準,要求在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和日常運營中,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據統計,在發達國家大約10年的養護費用就相當于園林的建設費用,園林的養護費用已經成為政府的巨大負擔。尤其是在我國,隨著人力資源成本逐漸提高,園林綠化的養護成本也將越來越高,現在若忽視養護管理問題,園林綠化有可能很快成為一些地方政府的難以承受之重,園林綠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也難以實現。因此,節約人力、便于養護,理應作為節約型園林的考核標準之一。
節材型園林
建設節約型園林應以各種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環利用為原則,減少各種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應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藝,以及環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價的同時改善生態環境,突出園林綠化的地方特色。在實踐中我們發現許多富有創意的廢棄物循環利用或再利用的方法,形成十分奇特有趣的園林小品。如利用攪拌機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以鋪路剩余的石塊、礫石作為園林鋪地,以及利用死樹枯干形成的園林景觀等等。此外,植物的死干、枯枝、落葉、樹皮等,與其將其大量焚燒或作為生活垃圾處理,造成資源的浪費或環境的破壞,不如將其回收利用,或作為園林綠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為園林建設的材料,營造獨特的園林景觀。
此外,我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方面造成鄉村景觀的喪失,另一方面大量的失地農民也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之一。因此,將園林綠化建設與保護和建設鄉村景觀相結合,既能解決部分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問題,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貢獻,又能提高園林綠化的經濟收益,營造更加豐富的園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