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鴨池:“藏源”手法的極致運用
字號:T|T
2016-12-03 18:27:16文章來源:網絡責任編輯:清馨園林點擊:
據《中國古典建筑史》記載:“唐代園林發展曾影響日本和新羅。新羅文武王作苑圃,于苑內作池,疊石為山,以象巫山十二峰,栽植花草,蓄養珍禽奇獸。據考證:慶州東南雁鴨池即為當時苑圃的遺址。”由此清晰可見雁鴨池的淵源。此園建于文武王14年(即674年),后毀于戰亂,1975年復原。據考,園內水池中曾堆三島,分別象征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象征巫山的十二峰分別位于池北和池東,沿池共有十二座建筑。
雁鴨池曾是新羅王子的東宮,每逢喜慶節日,王子都要在園內大宴賓客,歌舞升平。現在雁鴨池園內只重修了水池,三座島嶼和池西的三座建筑。雁鴨池理水頗為成功,水池略為方形,占地約十余畝。由于得當地布置了三個島和兩個伸入水面的半島,使水面或開闊舒朗或瀠洄幽深,收放自如,頗具天成之趣。特別是池東北、東南巧妙地運用了“藏源”的手法,起到了延伸空間、變換景致、小中見大的作用。
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北京五環清馨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