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木作營造技術
字號:T|T
2017-01-06 10:06:41文章來源:網絡責任編輯:清馨園林點擊:
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與直徑是有一定比例關系的,柱高與面闊也有一定比例。
(1)小式建筑,如七檁或六檁小式,明間面闊與柱高的比例為10:8。柱高與柱徑的比例為11:1。五檁、四檁小式建筑,面闊與柱高之比為10:7。
另一種說法是柱高與柱徑的比例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變通的,是活的,沒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2、收分:
中國古代的圓柱子上下兩端直徑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類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徑的圓柱體,而是根部略粗,頂部略細,這種作法,稱為“收溜”又稱“收分”。柱子做出收分,即穩定又輕巧。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為柱高的1/100,(柱高為3米,收分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徑為27厘米,柱頭收分后直徑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規定為1/1000。
3、側角:
為了加強建筑的整體穩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腳通常要向外側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內側傾斜,這種作法稱為“側腳”或“掰升”。清代建筑柱子的側腳尺寸與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外檐的柱腳中線按原設計尺寸向外側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將移出后的位置作為柱子下腳的中軸線,而柱頭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動,這樣就出現了柱根、柱頭兩個平面位置)
柱子側腳是在原設計尺寸的基礎上將柱根向外側移動。
3、榫卯:
榫卯連接是中國古建木結構的一大特點,中華匠人在對木、石等器具的架構中運用了榫卯。榫卯的種類很多,應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
(1)、固定垂直構件的管腳榫、套頂榫。
(2)、垂直構件與水平構件連接的饅頭榫、燕尾榫、箍頭榫、透榫、半透榫、大進小出榫。
(3)、水平構件相交時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
(4)、水平與傾斜構件重疊做穩固作用的:栽銷榫、穿銷榫。
(5)、水平與傾斜構件半疊時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壓掌榫。
(6)、門扇用:銀錠扣、穿帶、抄手帶、裁口、龍鳳榫。
(7)、斜交支撐構件的搭掌榫。
榫卯的應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過程中逐步優化發展起來的,今天的梁架結構更是千年的優化中脫穎而出的,榫卯的優點是拉結、穩固、防震抗震。
缺點(相對與現建):某些榫卯形式傷及木理,消弱了構件的良好應變和應力,因此木材的選料要精致,這點在封建統治下的官式建筑中尤為重要。但是今天的仿建中就沒有那么的約束力了。這就是仿建的缺失吧!
4、上出:
無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上檐出尺寸定為檐柱高的3/10。其中2份為檐椽出頭,一份為飛椽出頭。
5、步架、舉架:
相鄰兩檁中到中的水平距離稱為步架。
舉架為兩檁中到中的垂直距離除以相應的步架長度所得的系數。
一般小式五檁房:檐步五舉,脊步七舉。(舉高:一般為相鄰兩檁的底面(平水)之間垂直距離來計算)。
以上是北京園林綠化公司為大家介紹的,有關古建筑木作營造技術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如果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在線咨詢我們,我們會竭誠為您服務,或是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010-62858902進行咨詢,北京園林綠化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鎮北辛莊路雙新辦公區3號樓。
(1)小式建筑,如七檁或六檁小式,明間面闊與柱高的比例為10:8。柱高與柱徑的比例為11:1。五檁、四檁小式建筑,面闊與柱高之比為10:7。
另一種說法是柱高與柱徑的比例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變通的,是活的,沒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2、收分:
中國古代的圓柱子上下兩端直徑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類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徑的圓柱體,而是根部略粗,頂部略細,這種作法,稱為“收溜”又稱“收分”。柱子做出收分,即穩定又輕巧。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為柱高的1/100,(柱高為3米,收分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徑為27厘米,柱頭收分后直徑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規定為1/1000。
3、側角:
為了加強建筑的整體穩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腳通常要向外側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內側傾斜,這種作法稱為“側腳”或“掰升”。清代建筑柱子的側腳尺寸與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外檐的柱腳中線按原設計尺寸向外側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將移出后的位置作為柱子下腳的中軸線,而柱頭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動,這樣就出現了柱根、柱頭兩個平面位置)
柱子側腳是在原設計尺寸的基礎上將柱根向外側移動。
3、榫卯:
榫卯連接是中國古建木結構的一大特點,中華匠人在對木、石等器具的架構中運用了榫卯。榫卯的種類很多,應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
(1)、固定垂直構件的管腳榫、套頂榫。
(2)、垂直構件與水平構件連接的饅頭榫、燕尾榫、箍頭榫、透榫、半透榫、大進小出榫。
(3)、水平構件相交時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
(4)、水平與傾斜構件重疊做穩固作用的:栽銷榫、穿銷榫。
(5)、水平與傾斜構件半疊時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壓掌榫。
(6)、門扇用:銀錠扣、穿帶、抄手帶、裁口、龍鳳榫。
(7)、斜交支撐構件的搭掌榫。
榫卯的應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過程中逐步優化發展起來的,今天的梁架結構更是千年的優化中脫穎而出的,榫卯的優點是拉結、穩固、防震抗震。
缺點(相對與現建):某些榫卯形式傷及木理,消弱了構件的良好應變和應力,因此木材的選料要精致,這點在封建統治下的官式建筑中尤為重要。但是今天的仿建中就沒有那么的約束力了。這就是仿建的缺失吧!
4、上出:
無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上檐出尺寸定為檐柱高的3/10。其中2份為檐椽出頭,一份為飛椽出頭。
5、步架、舉架:
相鄰兩檁中到中的水平距離稱為步架。
舉架為兩檁中到中的垂直距離除以相應的步架長度所得的系數。
一般小式五檁房:檐步五舉,脊步七舉。(舉高:一般為相鄰兩檁的底面(平水)之間垂直距離來計算)。
以上是北京園林綠化公司為大家介紹的,有關古建筑木作營造技術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如果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在線咨詢我們,我們會竭誠為您服務,或是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010-62858902進行咨詢,北京園林綠化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鎮北辛莊路雙新辦公區3號樓。
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北京五環清馨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