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營改增”對園林行業的影響
建筑業整體的產值利潤率約為3.5%,幾個細分的行業中,房建約為3.2%,基建約為3.7%,建筑裝飾和建筑安裝業約為4.5-5%,園林業的產值利潤率則遠高于5%。整體而言,建筑細分行業中,產值利潤率越低的行業,“營改增”后受到的影響越小,而行業產值利潤率越高的行業,“營改增”后受到的影響就越大。
“營改增”對園林企業的影響最大,以前園林企業從外部調苗木,苗木基地很多都沒有發票,平均來說,如果是純園林的話,苗木的成本約占總成本的70%;如果是公園的話,苗木成本占總成本的40-50%;如果需要挖大湖的話,那么土的成本要高于苗木的成本。“營改增”對園林企業的影響最大,主要源于苗木這一進項,園林企業原來交3%的營業稅,現在交11%的增值稅,就算能實現一些增值稅進項抵扣,仍然要交8-9%的稅,對企業的影響很大,而且沒什么可籌劃的稅務空間。另外,園林設計業務歸屬于文化創意服務中的設計服務業,原先按5%繳納營業稅,目前已改制為繳納增值稅。
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無論是園林設計板塊還是園林施工板塊營改增以后企業稅負是有所上升的。營改增對園林工程企業的影響不只體現在稅負上,還有由此引起的連鎖反應。首先,影響到了現金流。增值稅繳納時間為開具發票的當天,然而有些市政園林設計合同,客戶處于絕對強勢地位,尾款要等工程結算才能給付,大多數的園林施工項目都有至少1年5%-10%的養護保證金,且工程款拖欠嚴重。這就造成了稅款先行繳付,工程款收取滯后,企業現金流就難以平衡。其次,影響到了財務指標。增值稅是價外稅,這就導致企業收入產值和入賬的資產價值下降,資產負債率上升,盈利指標下降。進一步會對企業的資信評級、行業排名均產生負面影響。最后,影響到了管理模式。
那么,營改增后園林工程企業該做出哪些與之相適應的調整措施呢?
1、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經營情況和規模,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
111號文明確指出,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成為一般納稅人。這給了中小型園林工程企業一次選擇的機會。
2、建立合格供應商體系,充分取得進項稅抵扣
營改增后,企業能否減輕稅負的關鍵就是能否充分取得進項稅抵扣。經過專業測算,理論上園林設計板塊可抵扣成本占收入比重不低于11.7%,園林施工板塊可抵扣成本占收入比重不低于72%,可基本維持原繳納營業稅稅負。基于此,園林工程企業需盡可能地取得進項稅抵扣發票。這就需要對現有的供應商進行全面梳理,剔除證件失效、走逃的供應商,并進行分類,區分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之后盡量選擇一般納稅人作為材料及勞務供應商,以求取得合格的抵扣發票。而小規模納稅人則作為適當的補充。
3、調整采購策略,推遲大額固定資產采購
應盡量從已經實行營改增的試點地區及行業進行苗木建材設計勞務等采購,以求取得進項稅抵扣。
4、在招投標及合同簽訂過程中考慮增值稅因素
園林工程企業應從招投標直至合同簽訂的整個過程中將增值稅因素考慮進去,包括設計概算和施工圖預算。在合同報價時應對增值稅進行成本折算,將一部分稅收成本轉嫁到下游。簽訂合同以包工包料為宜,減少甲供材料合同,避免非正常的分包轉包,這樣可以合理合法地取得更多抵扣發票。
5、更新內控體系,提高人員素質
營改增對于園林工程企業整個的內控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且深層次的,將促進企業更新內控體系。企業應在采購、招標、現金流、投資、籌資、銷售、合同管理、發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方面面重新評估,嚴格控制風險。營改增之后,對于財會人員來說,工作量將增加,會計科目設置、賬務處理和納稅申報與繳納營業稅時有非常大的變化,對于其他管理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應從一把手到基層員工,充分重視,及時更新知識,提高人員素質。有必要的話,可以成立專門的團隊,保證營改增的順利實施。
6、實時關注最新信息,享受優惠政策
營改增進程中會遇到各種復雜的問題,不可能一步登天,盡善盡美。在實務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慮,可以參考相關部門發布的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