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森林城市:共建共享生態福祉
字號:T|T
2016-11-01 14:33:25文章來源:網絡責任編輯:夏天點擊:
2004年,國家林業局啟動森林城市創建活動。十三年來,該活動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城鄉居民的衷心歡迎,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已成順民愿、惠民生、得民心的德政工程。
近5年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支持率和滿意度都在98%以上。
前不久,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強調,森林城市建設實質上是一個生產公共產品、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這就決定了這項工作是政府施政的應有之義。同時,其又是一項改善民生、普惠百姓的公益事業,需要各個方面的關心、支持和參與,形成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美好家園的生動局面。
“大地植綠”“心中播綠”齊頭并進
國家林業局剛剛出臺的《關于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森林城市建設必須以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增進居民生態福利為主要目標,以大地植綠、心中播綠為重點任務,構建完備的森林生態系統,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務設施,傳播先進的生態理念。
森林,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核心元素和基本色調。沒有森林,就沒有青山綠水,就不會有良好生態,美麗中國便無從談起。我國本來就缺林少綠,而且森林大多分布在遠離城市的山區林區,很難滿足城市居民“推窗見綠、出門進林”的要求。
“尤其是城市中心區,經濟活動頻繁,人口高度密集,是最需要綠又最缺少綠的地方。”張建龍指出,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就是要在城市居民身邊增綠,讓居住環境綠樹環抱、生活空間綠蔭常在,使老百姓出門能見綠、游憩在林下,更加便捷地享受造林綠化帶來的好處,提升他們的幸福指數。
張建龍說,要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最大限度地增加森林綠地面積,特別是利用好街邊空地和裸露地塊,積極發展以林木為主、便民實用的街心公園、小游園、小綠地,增加市民休閑活動空間。
同時,開展森林單位、森林家園等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推進森林進單位庭院、進居住區、進學校,實現居民身邊增綠。并采取屋頂、墻體、橋體等立體綠化方式,拓展城市綠化空間。加強城市周邊造林綠化和生態修復,因地制宜建設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郊野公園和樹木園,在公路、鐵路兩旁及江河兩岸建設群落式生態景觀林帶,在荒山荒地、礦區廢棄地,及城鄉結合部不宜耕作土地建設大尺度的環城片林。
科學規劃循序推進
科學編制規劃是搞好森林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國家林業局已經啟動全國森林城市發展規劃編制工作。
張建龍介紹說,該規劃編制不僅注重與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相結合,還與城市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綠地系統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相融合,與交通、水利、市政等專業規劃相協調。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編制縣級、村鎮建設規劃和專項規劃,將森林城市建設任務分解到位、落到到位。
如果說科學規劃為森林城市建設的基礎和前提,那么,機制創新可謂是推動它持續健康發展的不竭動力。
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北京五環清馨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