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沿的廣場景觀設計,看完瞬間開朗了
字號:T|T
2016-06-27 08:58:44文章來源:網絡責任編輯:清馨園林點擊:
城市廣場的使用應充分體現對“人”的關懷,古典的廣場一般沒有綠地,以硬地或建筑為主;現代廣場則出現大片的綠地,并通過巧妙的設施配置和交通,豎向組織,實現廣場的“可達性”和“可留性”,強化廣場作為公眾中心“場所”精神。現代廣場的規劃設計以“人”為主體,體現“人性化”,其使用進一步貼近人的生活。公園景觀設計廣場的小品、綠化、物體等均應以“人”為中心,時時體現為“人”服務的宗旨,處處符合人體的尺度。如飛珠濺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噴泉、高低錯落的綠化,讓人呼吸到自然的氣息,賞心悅目,神清氣爽。
地方特色原則。城市廣場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會特色。
城市廣場應突出其地方社會特色,即人文特性和歷史特性。城市廣場建設應承繼城市當地本身的歷史文脈,適應地方風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藝術特色,有利于開展地方特色的民間活動,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識之感,增強廣場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濟南泉城廣場,代表的是齊魯文化,體現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廣東新會市岡州廣場營造的是僑鄉建筑文化的傳統特色。西安的鐘鼓樓廣場,注重把握歷史的文脈,整個廣場以連接鐘樓、鼓樓,襯托鐘鼓樓為基本使命,并把廣場與鐘樓、鼓樓有機結合起來,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城市廣場還應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適應當地的地形地貌和氣溫氣候等。城市廣場應強化地理特征,盡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藝術手法和建筑材料,體現地方山水園林特色,以適應當地氣候條件。如北方廣場強調日照,南方廣場則強調遮陽。一些專家倡導南方建設“大樹廣場”便是一個生效益兼顧原則城市廣場的功能向綜合性和多樣性衍生,現代城市廣場綜合利用城市空間和綜合解決環境問題的意義日益顯現。因此,城市廣場規劃設計不僅要有創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還應體現出“生命至上、生態為先”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廣場是城市中兩種最具價值的開放空間之一。城市廣場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間和樞紐,是市民社會生活的中心,起著當地市民的“起居室”,外來旅游者“客廳”的作用。城市廣場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藝術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現代都市文明魅力的開放空間。城市對這種有高度開發價值的開放空間應予優先的開發權。
其次,城市廣場規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間形態、立體環境設施、園林綠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統銜接等方方面面。我們在進行城市廣場規劃設計中應時刻牢記并處處體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并重的原則,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兼顧的原則,切不能有所偏廢。厚此薄彼,往往顧此失彼。如某市火車站廣場由于規劃不合理,結果造成交通擁擠、排水不暢,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滿天,環境污染嚴重,市民怨聲載道,游客望而卻步,極大的損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廣場規劃設計要克服幾個誤區:一是認為以土地作為城市道路、廣場建設的回報是一條捷徑。二是廣場越大越好。三是讓開發商牽著鼻子走。開發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賣門面的利益;而政府則應著重考慮增加綠地、建設廣場和公園,改善旅游、購物、休閑和人居環境。
突出主題原則城市廣場無論大小如何,首先應明確其功能,確定其主題。這也可謂之“綱舉目張”。圍繞著主要功能,廣場的規劃設計就不會跑題,就會有“軌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內聚力與外引力。是交通廣場、商業廣場,還是融紀念性、標志性、群眾性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廣場,要有準確的定位。在城市廣場規劃設計中應力求突出城市廣場在塑造城市形象、滿足人們多層次的活動需要與改善城市環境(包括城市空間環境和城市生態環境)的三大功能。并體現時代特征為主旨,整體考慮廣場布局規劃。
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都應精心創造實用而突出主題特色的城市廣場個體:一、是要和諧處理城市廣場的規模尺度和空間形式,創造豐富的廣場空間意向。應根據市級、區級和社區級合理規劃,一般不宜過大,且應分散設置,以取得均勻的城市活動公共空間。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實現廣場的使用功能。三、是要有機組織交通,完善市政設施,綜合解決城市廣場內外部的交通與配置。特別注意空間距離的遠近和交通時間的長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廣場。既要講究觀賞性,但主要還是要講究實用性。
世界上最對稱、最壯麗的廣場:圣彼得廣場
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北京五環清馨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