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設計與創新的源動力”為主題的“2016國際創意城市設計創新論壇”在滬舉行
當下推動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問題是供給消費者的產品,是否讓消費者滿意,是否足夠吸引消費者的需求,創新設計就是來解決這個突出又核心的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上海)推進辦公室秘書長劉波英15日在上海表示,把創新設計放在一起談的背后是要實現跨界交互,讓設計不僅和科技還有各行業融合發展。
當天,以“設計與創新的源動力”為主題的“2016國際創意城市設計創新論壇”在滬舉行,中外創新、設計及投資領域的專家分享了關于創新與設計的良性互動在企業發展、創新創業、經濟轉型與社會進步之中的變革型作用,旨在探索“十三五”期間,上海如何借助國際平臺提升創新設計能及,吸引更多企業借助創新設計推動產品、服務及產業發展。
與會專家認為,創新設計正成為推動城市與產業發展的重要“工具”,要改變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和規模擴張型增長模式,必須適應制造業、服務業、信息化、城市化相互融合的發展趨勢,提升創新設計的滲透度、契合力和貢獻率。
來自劍橋大學設計創新研究中心主任JameMoultrie做了關于《設計與創新融合的價值衡量》的主題演講,圍繞設計對于個人、產業和國家的價值等多維度多學科角度進行分享,他認為好的設計不止帶來經濟價值,在為用戶帶來良好的體驗的同時會帶來情感上的正向反饋和積極的社會價值。
對企業而言,如何借助創新設計推動創新發展?以色列是近幾年全球創新領域走在前沿的國家,論壇上,來自以色列SIT(系統化創新思維公司)公司全球副總裁Tamar對“創新的思維邏輯與企業實踐”進行了解讀。
“我們開始大量地搜集成功的案例找出它們成功的奧妙,結果令人吃驚。原本人們都認為不同創新成果的特質應該是獨具特色,甚少有關聯,但我們的研究結果卻表明,它們的成功擁有一些相同的模式。”Tamar說。他同時表示,在推動創新方面,政府可以通過對企業評價標準的調整,對企業的行為起到一個引導作用。
同濟創意設計學院院長婁永琪則從創新設計教育和創新設計實踐分享了全球創新教育的趨勢,以及同濟大學在創新設計服務社會的一些案例。
本次論壇上,“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研究與發展聯盟”正式宣告成立,上海市文創辦副主任陳躍華、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上海市靜安區副區長周海鷹和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代表宗華偉出席了啟動儀式。聯盟由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的支持和批復,同濟大學創建,作為國內各創意城市之間的重要合作平臺,該聯盟將開展創意產業研究咨詢、國內外項目交流合作項目,促進創意城市相關領域的政產學研多方合作交流。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代表宗華偉認為,這將進一步加強國內城市建的交流協作,為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發展,服務地方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建,做出更大貢獻。
本次論壇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上海)推進辦公室和《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辦,同濟大學等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