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廈門)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會暨博覽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字號:T|T
2016-11-21 11:13:55文章來源:網絡責任編輯:清馨園林點擊:
2016年11月19日上午,2016中國(廈門)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會暨博覽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行業精英、專家學者以及國內政府部門、城市規劃、建筑開發、風景園林、行業協會、高等院校、30家媒體單位、7000名貴賓觀眾出席了本屆行業盛會,圍繞“圍墻·海綿城市·美麗鄉村”這一主題展開廣泛的交流和探討。國景會2016開幕式由中國建設報社原社長助理、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委員會委員時國珍主持;中國建筑學會景觀生態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北京綠色建筑產業聯盟秘書長、艾景獎發起人龔兵華做艾景獎六年發展匯報;廈門市旅游局副局長王瓊文為大會致辭;原建設部副部長譚慶璉、國際園林景觀行業協會主席唐學山、北京綠色建筑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陸澤榮為大會作主題演講。會后進行了艾景獎基金捐贈儀式等活動。
時國珍在大會上指出,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圍墻·海綿城市·美麗鄉村”,這對于當前經濟形勢的發展還有中國房地產市場具有重要的意義。就像美麗的廈門,盡管經歷了臺風,又進入了初冬,但是依然滿目春色,生機勃勃。
龔秘書在會上強調,首先艾景獎的發起,第一點是與時俱進,砥礪前行,這是艾景獎發展的目標。第六屆艾景獎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大會始終踐行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不斷推進國際交流和科技創新,已發展成為世界園林景觀等名氣大的行業省會,走出一條具有專業特色的艾景獎發展之路。艾景獎始終站在綠色發展高度,引領設計師發現了推廣一大批帶動綠色景觀發展精品力作和優秀人才。艾景獎兼顧綠色發展的光榮使命,向世界傳播綠色發展的信號,通過艾景獎大賽和大會已經與美國、澳大利亞、法國32個國家的相關機構建立了長效的合作機制。建立起國際交流和合作平臺,通過世界園林景觀和建筑專家設計師的宣傳理念,為我國綠色發展傳遞了寶貴的經驗。
第二,協同發展,全面展現。2016年景博會已經于今天在這里舉行,今年大會實現從園林景觀向大鄰居環境跨越的全面升級。大鄰居的概念,以前艾景獎起步是從風景園林起步的,從今年開始我們是把它擴展到建筑和規劃領域。目前吳院士正在主編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也體現了大鄰居的概念,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都并為一級學科,我們感到很欣慰。
第三,開拓進取,創新發展。今年大會主題“圍墻·海綿城市·美麗鄉村”,旨在引導人居環境對城市規劃生態的延伸思考,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多學科、各專業廣泛式的合作,破除學術壁壘,實現跨越式的行政共融,區域共融,文化共融,學術共融,共同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這是艾景獎國際競賽引領探討的重要內涵。今年北京綠色建筑產業聯盟成立,將成為以后艾景獎一個主要的運營機構,北京綠色建筑產業聯盟是在北京民政局批下來的,具有全國活動的正式社團。
第四,承前啟后,開創未來。艾景獎走到今天,扎實走過成長期,平穩過渡期和發展期,這與行業、專家以及國內外園林機構熱心關切和大力支持分不開。目前艾景獎智庫人數已經達到160多人,已與國內外20各行業協會,60多個研究設計機構,400多所高校,100多家媒體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豐富了艾景獎的科技文化內涵,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資源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的挑戰,人類正在遵循再循環的概念,以低碳為主導,發展循環經濟,推廣普及低碳綠色技術。為了推廣綠色建筑理念,推廣綠色建筑經驗,推動綠色城市建設進程,2016年艾景獎新增了綠色建筑規劃大賽,設置了相關獎項。這是艾景獎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譚慶璉在大會上提出三點意見:第一,我國園林景觀行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急功近利重視面子工程,過渡追求效率化,違背科學發展,對景觀背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傳統風俗挖掘不夠,園林綠化,生態效益不夠突出等等。特別是園林景觀,人文利用不夠厚重等等。這些問題還是找得很準,相信規劃設計師有能力解決探索。
第二,要放眼世界,了解世界風景園林景觀項目的先進水平,找問題,找差距,定措施,提出趕超計劃,使我們的風景園林和生態環境的水平逐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第三,充分利用艾景獎交流創新平臺,園林景觀行業要多搞學術交流,包括國際國內的,提升交流水平,在艾景獎中,更應該突出科技創新的份量,把科技創新成為推動風景園林景觀水平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陣地。同時,要大力加強宣傳,不斷擴大艾景獎在國際國內的影響,為我國創建美好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據了解,大會期間將舉辦第六屆國際人居環境規劃設計大會、第六屆艾景獎頒獎盛典、第三屆國際人居環境產業貿易供需洽談會、第四屆人居環境人才及校企人才對接洽談會、第二屆全國建筑師建筑設計創新技術交流會、2016人居環境產業新技術新材料研討會、2016生態修復及水生態治理論壇、2016海綿城市建設與管理論壇等同期活動。盛會由北京綠色建筑產業聯盟、中國建筑學會景觀生態學術委員會、北京林業大學教育基金會、海峽導報社主辦,世界人居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人才培訓中心、國景苑(北京)建筑景觀設計研究院、廈門海峽導報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園林網參與戰略合作。
時國珍在大會上指出,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圍墻·海綿城市·美麗鄉村”,這對于當前經濟形勢的發展還有中國房地產市場具有重要的意義。就像美麗的廈門,盡管經歷了臺風,又進入了初冬,但是依然滿目春色,生機勃勃。
龔秘書在會上強調,首先艾景獎的發起,第一點是與時俱進,砥礪前行,這是艾景獎發展的目標。第六屆艾景獎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大會始終踐行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不斷推進國際交流和科技創新,已發展成為世界園林景觀等名氣大的行業省會,走出一條具有專業特色的艾景獎發展之路。艾景獎始終站在綠色發展高度,引領設計師發現了推廣一大批帶動綠色景觀發展精品力作和優秀人才。艾景獎兼顧綠色發展的光榮使命,向世界傳播綠色發展的信號,通過艾景獎大賽和大會已經與美國、澳大利亞、法國32個國家的相關機構建立了長效的合作機制。建立起國際交流和合作平臺,通過世界園林景觀和建筑專家設計師的宣傳理念,為我國綠色發展傳遞了寶貴的經驗。
第二,協同發展,全面展現。2016年景博會已經于今天在這里舉行,今年大會實現從園林景觀向大鄰居環境跨越的全面升級。大鄰居的概念,以前艾景獎起步是從風景園林起步的,從今年開始我們是把它擴展到建筑和規劃領域。目前吳院士正在主編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也體現了大鄰居的概念,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都并為一級學科,我們感到很欣慰。
第三,開拓進取,創新發展。今年大會主題“圍墻·海綿城市·美麗鄉村”,旨在引導人居環境對城市規劃生態的延伸思考,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多學科、各專業廣泛式的合作,破除學術壁壘,實現跨越式的行政共融,區域共融,文化共融,學術共融,共同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這是艾景獎國際競賽引領探討的重要內涵。今年北京綠色建筑產業聯盟成立,將成為以后艾景獎一個主要的運營機構,北京綠色建筑產業聯盟是在北京民政局批下來的,具有全國活動的正式社團。
第四,承前啟后,開創未來。艾景獎走到今天,扎實走過成長期,平穩過渡期和發展期,這與行業、專家以及國內外園林機構熱心關切和大力支持分不開。目前艾景獎智庫人數已經達到160多人,已與國內外20各行業協會,60多個研究設計機構,400多所高校,100多家媒體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豐富了艾景獎的科技文化內涵,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資源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的挑戰,人類正在遵循再循環的概念,以低碳為主導,發展循環經濟,推廣普及低碳綠色技術。為了推廣綠色建筑理念,推廣綠色建筑經驗,推動綠色城市建設進程,2016年艾景獎新增了綠色建筑規劃大賽,設置了相關獎項。這是艾景獎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譚慶璉在大會上提出三點意見:第一,我國園林景觀行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急功近利重視面子工程,過渡追求效率化,違背科學發展,對景觀背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傳統風俗挖掘不夠,園林綠化,生態效益不夠突出等等。特別是園林景觀,人文利用不夠厚重等等。這些問題還是找得很準,相信規劃設計師有能力解決探索。
第二,要放眼世界,了解世界風景園林景觀項目的先進水平,找問題,找差距,定措施,提出趕超計劃,使我們的風景園林和生態環境的水平逐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第三,充分利用艾景獎交流創新平臺,園林景觀行業要多搞學術交流,包括國際國內的,提升交流水平,在艾景獎中,更應該突出科技創新的份量,把科技創新成為推動風景園林景觀水平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陣地。同時,要大力加強宣傳,不斷擴大艾景獎在國際國內的影響,為我國創建美好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據了解,大會期間將舉辦第六屆國際人居環境規劃設計大會、第六屆艾景獎頒獎盛典、第三屆國際人居環境產業貿易供需洽談會、第四屆人居環境人才及校企人才對接洽談會、第二屆全國建筑師建筑設計創新技術交流會、2016人居環境產業新技術新材料研討會、2016生態修復及水生態治理論壇、2016海綿城市建設與管理論壇等同期活動。盛會由北京綠色建筑產業聯盟、中國建筑學會景觀生態學術委員會、北京林業大學教育基金會、海峽導報社主辦,世界人居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人才培訓中心、國景苑(北京)建筑景觀設計研究院、廈門海峽導報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園林網參與戰略合作。
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北京五環清馨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