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業景觀公園的設計方法
后工業公園是指在廢棄工業場地上,通過對場地土壤、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和廠房、車間等工業建筑及工業設施進行改造與再利用,為人們提供戶外休息、運動、觀賞、游戲和娛樂等需要的公共空間和綠地。
后工業公園的內涵與后工業景觀的內涵有等同之處:即后工業公園的景觀必須通過某種方式延續工業景觀的文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工業結構的某些元素,并對這些元素進行重新闡釋。
后工業景觀公園的設計方法
后工業公園設計與其他類型公園設計的最大差別在于,它是基于工業廢棄地的特殊的場地環境進行的更新改造,而對工業廢棄地進行景觀更新設計,最關鍵的是要解決遺留的廢棄物的保留、改造、再利用的問題。
1工業生產后地表痕跡的處理
工業生產在工業區的自然表層留下了明顯的人工痕跡,在有采掘活動和其它生產活動的工業廢棄地上,地表痕跡的處理往往成為設計的入手點。后工業景觀的設計并不試圖掩蓋或消滅這些痕跡,而是通過設計的手法加以強調,認為這需要通過人文的思想去處理,而不只是單純的恢復自然景觀的技術改造。
加以保留作為歷史景觀
對地表痕跡進行藝術處理(大地藝術)
地表痕跡的微改造
2對廢棄工業設施的處理
后工業景觀的核心思想就是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這是后工業景觀設計范式最核心,也是與傳統景觀設計方法處理廢棄地顯著不同的地方。以往對工業遺跡的態度是將其作為工業廢棄物對待,景觀處理方法是隱藏、遮蓋和回避;而現在正是由于意識到了工業遺跡的價值轉而保護和利用工業景觀,這種從工業廢棄物到工業遺產的轉變代表了后工業景觀核心價值觀的改變。
廢棄工業建筑物的改造利用
對工業構筑的改造利用
對工業設備的改造利用
3廢棄材料的再利用
這里所說的再利用的廢棄材料,是指場地上的廢置不用的工業材料、不再使用的工業原料、工業構筑遺留下來的殘磚礫瓦甚至是工業生產產生的廢渣,這些必須是對環境沒有污染、可就地加工投入使用、人類接觸無害的材料,那些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廢渣廢料,通常的處理方法是要進行治污技術處理或加以清理、掩埋,不在本節討論之列。工業廢棄地上的廢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資源,可以循環利用,在景觀效果上塑造場地特征,最大限度保留場地的歷史信息;另一方面減少對新材料新能源的索取;也符合生態的原則。
將廢棄材料原型稍加清理直接使用
對廢料進行二次加工后再利用
4生態的處理方法
工業廢棄地普遍的存在各種工業污染物,比如鋼鐵工廠的重金屬污染物等等。場地的污染凈化和生態再生是后工業景觀設計的重要方向。和單純的環境工程和恢復生態學不同,景觀師需要對污染的處理還有藝術形式或景觀效果等有綜合的考慮。生態技術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是多方面的,從雨水的收集、對地表水的生態治理,到被污染土壤的處理,或是植被的自然恢復。
地表污水的治理及雨水收集
被污染土壤的治理
5植被的恢復與種植
植物的種植設計在工業廢棄地改造中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多數場地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或土壤貧膺問題,使得植物種植成活率的難度提高。需要對具體的土壤情況進行分析測試、進行植物選育,否則易造成種后的植物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常規的將被污染土壤換走在上面恢復植被固然是必要的,但在工業廢棄地植被設計中,還有更獨特的景觀,一種是對場地上自然再生植被的保護,一種是特殊介質上培養種植的植被。
自然再生的植被
適應特殊介質的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