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低碳園林?
1、增加綠量,增強碳匯
三維綠量指綠色生長植物的莖葉所占據的空間體積,突破了傳統二維綠地指標的局限性,能較全面地反映植被空間構成的合理性和生態效益水平,正逐步成為新的城市綠化評價指標。
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設計中需要重視以下策略:1)改善植物群落結構,減少城市草坪用地,除必要的花灌木造景外,堅持以喬木為主體,形成喬、灌、藤、花、草相結合的復層綠化模式;2)重視立體綠化,積極推進墻面、屋頂和邊坡綠化;3)推廣鄉土植物及適生植物,選擇光合效率高、適應性強、枝繁葉茂、葉面積指數高的園林植物。
2、優化城市綠地結構,降低熱島效應
增加城市綠地面積和綠地覆蓋率是改善城市熱環境的重要措施。除增加城市綠地覆蓋率外,合理布局綠地景觀結構也是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有效措施。
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設計中,應積極探索并構建多層次的、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居住配套綠地布局和建設模式,如在居民點附近建立園林綠地,可以為居民夏季納涼提供良好的去處,也可以減少室內空調用量,起到節能減排作用。
3、選育及應用功能性園林植物
重點加強以下幾種城市園林植物的選育。1)耐旱節水植物;2)抗污減污樹種;3)溫度適應性強的植物;4)適宜城市園林綠化且適應性強的鄉土植物。
4、建設近自然園林
它強調園林建設中生態林的營建、地帶性植被和鄉土植物的應用、植物群落自然化及園林綠地的多重效益。
5、綜合利用水資源
低碳園林規劃建設中水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措施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結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生態理水;2)雨水的收集利用設計;3)園林綠化中城市污水的處理與循環利用。
6、建設居民參與式園林
公眾參與園林設計不僅要滲透到園林規劃設計的整個過程,還要引導居民通過庭院綠地建設參與到城市綠地規劃建設中。這不僅能夠增加社區中綠地面積和綠地的多樣性,更有助于提升居民的責任感和環境保護意識,從而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減少建設維護成本,促進園林綠地的可持續性,為低碳社會的營建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