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馨園林課堂:國內外水景污染治理研究概況

水景治理其實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近些年來,因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我國水景富營養化呈現迅猛發展的趨勢。研究水景富營養化的發生機制與控制對策,可為水景的整治提供理論基礎依據,也是我國基礎研究領域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對于水景的治理研究,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法國、德國等多個國家開展了不同規模水景的治理研究。
澳大利亞在1991-1993年,新南威爾士州全州共發生162次水華(水體富營養化造成藻類大面積繁殖的現象),其中84次對水景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 1991年底在達令河系發生世界上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藍綠藻水體,綿延1000公里以上,包括首都堪培拉的griffin湖等均存在水體污染和景觀效果不佳等問題。為此,澳大利亞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贉p少進入水體營養物的數量,加強水污染防治和管理對策的研究,主要有:a.控制城市和農村點源污染的工程和管理措施有:提高污水處理水平(排水系統清、污分流,改擴建以提高現有污水廠除氮、磷效率及擴大處理規模);鼓勵使用無磷或低磷洗滌劑;污水(經處理)灌溉;生活污水和河水的除磷處理;污水停留(氧化)池的改造等;b.控制面源污染的對策:保護流域內植被;城區多種草植樹,幫助濾去地表徑流污染物;c.營養物污染管理規劃,確定水體營養物的環境負荷和減少營養物排放量方案;d.建立流域污染控制示范工程。
?、谒A的控制和管理對策:a.對水量進行調節和分配;b.其他物理措施:水庫管理,采用機械攪動和曝氣破壞水體分層,增加水體流動性;d.生物措施:科學家在研究大量吸收水中氮和磷的物質,從而抑制了其他藻的生長,達到治藻的目的。
在日本,對水景的治理也作了大量的研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污水排入水體,導致水景富營養化嚴重,當地政府經多年努力,逐步使水質得到改善,他們的做法主要是通過研究、立法、宣教、規劃、資金補助、改造制水設備等措施。
日本對污染源防治對策有:第一、工業廢水,主要以1979年10月制訂的《富營養化防治條例》為依據,企、事業單位向公共水域排放的廢水中氮、磷的含量,必須遵守并填寫責任書。若廢水不符合排放標準,可以下達禁令;第二、生活污水,提出三項保證措施:①健全下水道等設施,推廣糞便和生活污水合并處理的方法。這種處理方法與糞便單獨處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的方法相比,其排放的BOD量可降低8倍。②著力減少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質。③建設清潔美麗的人工小溪。第三、農業污水,主要依據水質污染防治及滋賀縣制訂的條例對畜牧業、水產業、農業施肥方式及田間管理制定了具體的措施。
目前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開始認識到了水景的治理的重要性及其價值。在我國近年來也做了不少工作。今年5月,建設部在江蘇省揚州市召開“城市水景觀建設和水環境治理國際研討會,就水景觀建設和水環境治理問題進行了專題研討。研討的主題尤其注重水景觀水質改善和安全保障、再生水利用與生態景觀的結合等。
近年來我國水景的污染是個普遍性問題,幾乎所有的城市水景大多是幾無自凈能力的封閉系統,受到不同程度的外來物質輸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產生富營養化,最終水體變得渾濁不堪,后果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水體發黑、變臭,影響景觀水體的美觀,所以那種自然美麗生動的水景幾乎絕跡。
在我國,景觀水體目前常用傳統工業用機械過濾水處理系統來處理,采用這種水處理方法,工藝流程基本上采用初沉+絮凝沉淀+過濾+消毒,要保持一定的水質(一般只能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IV-V類水質標準),需要處理的水量很大,加上占用不少土地、藥劑添加、電費、設備維修、設備損耗、過濾池清掃、人工管理等,每年維護的費用相當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