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馨園林講堂:景觀園林設計之誤區
誤區一:景觀園林不是單純的綠化
很多人認為,景觀園林,就是單純的綠化建設,而把建筑之類的,完全獨立了,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區。事實上,現有的植物和地被是大多數場地選擇和規劃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們奠定了場地的特色,保持水土,調節氣候,限定場地的利用形態;設計并將予以實施的植物景觀則決定了將來場地的特色,將繼續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將更加完善場地的利用形態。
那些只重物質實體的規劃師或建筑師們經常會由于不慎重考慮植物景觀的作用而導致失敗。其中的滋味和要付出的代價只有他們自己能夠體會。然而這些仍然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們的土地和物質的使用者們要忍受學生和無法彌補的傷痛。
因此,園林景觀不是單純的綠化,綠化更不是物質規劃或建筑物的附屬品,相反,在大尺度的窨范圍和區域的景觀設計項目中,景觀規劃師能夠綜合考慮自然、生態、藝術等因素,進行總體的統籌設計工作。在國外,這種協作關系已是家常之事,然而在我國,園林景觀設計師通常情況下只被視為綠化專家。這真是令人費解和值得深思的問題。
誤區二 :景觀工程不是形象工程
不難發現,很多業內人士,在設計景觀園林的時候,更注重的是形象工程、表面工程,這種觀念有歧義的。譬如說,平面圖要好看,效果圖要鮮明,實物要造型美觀。如此等等。
不能武斷地說這些要求是無理取鬧和毫無根據,也不能懷疑他們的誠意。然而,這并非景觀工程設計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重點考慮的內容是空間關系和人們對此空間的體驗。它包括空間的界定,空間的功能和尺度、空間的特性和影響力,空間的色彩,以及這些因素的相互關系和它對人們的心理感受。
試想,同一個司機駕駛在沙漠和高速公路上的感受是否一樣呢。倘若我們對高速公司兩旁的環境從景觀的角度作一些整改,情況將會更加明顯。在視覺安全和風景優美之處開敞;在需要屏蔽之處圍合,不斷變化的立體空間格局會使司機從疲勞中解脫出來。
然而,我們有些決策者和領導者們不理會這些。他們從形象和商業的角度出發,大面積地房地產開發,大量地鋪設超寬的所有景觀大道,大批地從林地中移植大?木夢想一日成林。完全忽視整個景觀系統綿整體性和可持續性。要知道,一座城市是否規劃良好取決于不斷演化的各景觀元素間互動空間的有機組合。不是其它,而是互動空間組合的形式和特征賦予城市的基本的特色。
誤區三 :“以人為本”不是以人為中心
社會飛速進步,城市發展也日新月異,人們生活在便利快捷的城市和村鎮中。可以很輕松地攀登高山,暢游大海;可以在城市里欣賞鄉村的風光;可以在森林里住星級賓館;可以在河邊散步而不濕腳等等。人們享受著現代文明的一切成果。
但是,人們好像仍然不快樂。那么,問題出在哪兒呢??磥?,人類的需求遠非如此。人類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好像長期被忽視和遺忘。
以人為本表面上只是說明人人是景觀設計的服務的對象。而從更高遠的角度來看,則是要求我深層地挖掘人類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情感;要求我們持續地保持和自然的互生互息的和諧關系,而非從眼前人類的利益出發,以人為中心,不擇手段地破壞這種關系。
總而言之,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新的理念—與自然固定方式更為協商的生活方式。必須重新審視人類和大自然的關系。重新尋找我們真心的情感和需求。以整體、持續、高遠的眼光做好我們的景觀規劃。讓我們的城市成為一個真正富有多樣性的空間;讓我們的森林重回謚靜祥和;讓我們的河流重新明澈、美麗。
清馨園林景觀設計師談園林景觀設計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