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屋頂綠化須與新建樓房同步
字號:T|T
2016-09-20 14:50:06文章來源:網絡責任編輯:夏天點擊:
南京市新近出臺的《立體綠化扶持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單位、居民區公共建筑上實施的屋頂綠化面積分別在1000平方米、300平方米以上,將獲綠化投資額約10%的一次性獎勵。這一新辦法能否給城市再添綠意?
所謂屋頂綠化,就是以屋頂、墻體等建筑物外立面為依托的立體綠化,具有調節溫度、吸附大氣浮塵、消減城市噪音等功能,被人們譽為“空中花園”。可記者連日采訪中發現,屋頂綠化“聽起來很美”、做起來不易。
城市增綠空間越來越小,10多年前南京就開始倡導屋頂綠化,但效果一般。“目前全市屋頂面積達6000多萬平方米,如果全部做了屋頂綠化,相當于增添100處莫愁湖公園。”讓南京市園林局副局長賀永順遺憾的是,截至目前,包括河西CBD中心屋頂綠化示范點、麒麟新城商業區空間綠化示范點等在內,屋頂綠化面積僅約30萬平方米,綠化率為0.5%,其中絕大部分是單位做的,進行屋頂綠化的居民區寥寥無幾。
南京市園林局社會綠化管理處處長楊杰坦言,推廣屋頂綠化難度不小,此次制定獎勵辦法,主要在于引導大家了解、接受屋頂綠化。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很多人擔心屋頂綠化會造成滲水、影響建筑安全,這是推廣遭遇的一道“坎”。8月20日中午,記者爬到鼓樓區上海路新村一棟居民樓上往下看,附近10多棟居民樓屋頂上,盡是光禿禿的陳舊水泥樓板。鼓樓區住建局副局長蔡連瑞說,屋頂綠化進小區須征得居民們的同意才能實施,10年間就沒做成幾個。
屋頂綠化建設資金及其后期管理和養護投入,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南京市建鄴區興隆街道辦事處的辦公用房樓頂面積近千平方米,除了空調柜機,空蕩蕩一片。該街道黨政辦主任高建明表示,除非上級專門撥款推動,否則街道實在沒有經費和精力去搞樓頂綠化。
而對公眾之于屋頂綠化的顧慮,楊杰向記者解釋,過去屋頂綠化阻根層、隔水層所用的材料大多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目前這兩“層”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已經實現“中國造”,且使“平改綠”建造與養護成本降至“平改坡”的1/4,“只要設計得當、合理施工,屋頂綠化在技術上并不存在問題。”長期從事室內外立體綠化的南京萬榮園林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錦榮也告訴記者,屋頂綠化新技術已讓植物可以在屋面隨意擺放、移動、組合,根本不需要在屋頂生長,“每平方米草坪的價格最低只有200多元,加上多選擇小型、耐旱型植物和適當的營養基質,后期管理很容易。”
立體綠化,早已成為全球趨勢,美國、加拿大、瑞典、韓國等經立法將屋頂綠化納入市政建設。比如,對于屋頂綠化項目,德國政府給予50%至80%的工程款補貼,還提供無息或低息貸款;日本規定,凡是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者,屋頂必須有20%為綠色植物覆蓋,如今其新建建筑的屋頂綠化率達到100%。反觀國內,屋頂綠化推進緩慢折射出法律法規的缺失。
此外,由于屋頂綠化缺乏統一的技術規范,對屋面防水、荷載量等并沒有相關的硬性規定,成為推廣屋頂綠化的“軟肋”。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教授王良桂認為,開發商考慮到造價成本,也會省略這一重要環節。
“單純的一次性政府獎勵,激發不了人們對屋頂綠化的建設熱情。”作為園林景觀資深人士,吳錦榮建議,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法規、技術規范和實施細則,明確哪些樓頂應該綠化、怎么綠化,以及誰掏錢、誰維護。
8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堪稱樓頂綠化“經典”的棲霞區朗詩鐘山綠郡小區。65歲的居民曹陽吃完早飯后,拉著老伴走到位于6樓樓頂的小花園。兩位老人的“綠色福利”,源于小區建設之初的屋面綠化設計。“售樓時屋面綠化就是一大賣點,共涉及100多戶住在樓頂的業主。小區前年交付至今,綠化管養統一納入物業費開支,也沒有發生樓房漏水現象。”該小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于經理告訴記者,小區建設時就考慮到樓頂承重、防水和后期保養問題,綠化后的屋頂成了業主們最常去的“樂園”。
“在新建筑中推廣使用屋頂綠化是一條捷徑。”王良桂提出,這需要政府牽頭,制定長遠規劃,將屋頂綠化“化”為新建住宅“必需品”,通過規劃、住建和綠化等部門細化政策,使屋頂綠化和新建樓房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同步,實現“前置”而不是“后補”。
以上便是北京園林綠化公司為大家介紹的,有關南京:屋頂綠化須與新建樓房同步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如果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可以在線咨詢,我們會竭誠為您服務,或是登錄我們的官方網站(http://www.kayunjia.com.cn/)進行了解,或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010-62858902進行咨詢,北京園林綠化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鎮北辛莊路雙新辦公區3號樓。
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北京五環清馨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